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雷希雨)在承载着荆楚文明厚重记忆的荆州古玩城深处,一方弥漫着竹香与墨韵的空间——“楚韵阁简堂”,格外引人驻足。这里不仅陈列着复刻的千年楚简,更将古老文字与现代生活巧妙联结,让沉睡的文明在指尖“活”了过来。推门而入,仿佛跌入两千年前的楚地书斋。
古简新生
文创里藏着楚地智慧
走进楚韵阁简堂,古朴的木架上整齐陈列着一卷卷复刻楚简,竹片的纹理间仿佛还留存着两千多年前的温度。店内最引人注目的,当属一系列融入楚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:以楚国出土文物为原型的“九九乘法表”,用古朴的楚文字书写着算术口诀,让孩子们在触摸中感受数学与文字的双重魅力;复刻的“秦律杂抄”简册,则以精巧的装帧还原了古代律法文书的样貌,成为历史爱好者的收藏佳品。此外,写着楚文字的团扇、火烧纸等文创,将晦涩的古文字转化为日常可感的文化符号,让荆楚文脉融入生活点滴。
手作体验
让孩子与古人“对话”
“来,我们试试用毛笔写一下楚国文字。”店内时常传来黄有志老师温和的声音。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楚简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,黄有志老师坚持开展教导小朋友的活动,从给孩子们传递制作楚简的知识、楚国的文化,到用楚文字书写简单的词句,每一次讲课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。孩子们握着毛笔的小手虽然稚嫩,却能够坚持在纸上反复练习楚文字,直到写的标准。家长们表示,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历史,比课本更生动。
较真细节
揭秘影视剧中的“楚简误区”
谈及楚简,黄有志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,尤其强调当下影视剧中的“楚简道具”是有很多错误的。“你看这电视剧里的简册,又宽又厚,和真实的楚简完全不一样,楚简是薄且窄的,它的编联也有严格的‘韦编三绝’规范。”他一边指着店内复刻的标准楚简,一边耐心讲解,“楚简有自己独特的字体和书写习惯,一撇一捺都藏着楚人的风骨,可不能随便糊弄。”这番“纠错”,让游客对楚简文化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记者手记:
当楚简从博物馆的展柜走进市井店铺,当晦涩的古文字变成孩子手中的乘法表,当非遗传承人的较真遇上年轻人的好奇,千年文明便有了新的生命力。楚韵阁简堂的特别之处,在于它没有将楚简束之高阁,而是用文创产品搭起桥梁,用体验活动打开窗口,让普通人能触摸、能参与、能读懂。在这里,你可以带走一份刻着楚文字的文创,还能和黄老师聊聊简牍里的故事。或许,这就是文化传承最好的样子——让古老的智慧,在当下的生活里,焕发新的光彩。不妨抽个时间,去荆州古玩城的楚韵阁简堂,感受千年前的书写温度吧!
股票安全配资,沈阳配资开户,网上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